新泰人的骄傲_翟墨
|翟墨,航海家、艺术家
1968年出生,山东泰安新泰小协镇郭家泉人。2000年以来,多次自驾帆船访问南太平洋诸岛国,进行文化、艺术考察,并举办个人画展。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,他用两年半的时间,完成了自驾帆船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,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 。2013年8月3日翟墨驾驶帆船进入钓鱼岛10海里, 在抵达钓鱼岛3海里处,翟墨向海中撒下了100面红旗 。2015年4月至9月,领航“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”大型航海活动 [3] , 带领船队从福建启航,途经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斯里兰卡、埃及、马耳他、意大利、希腊、土耳其8个国家,在沿途各国进行了文化艺术经贸交流活动,并在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举行了主题日活动 。

他曾旅居法国、新西兰,多次举办个人画展,从事西方美术史和太平洋、非洲土著文化的研究,曾在奥克兰艺术中心举办画展。
他是一个生活在天空之下海水之上,陆地与陆地,岛屿与岛屿之间,享受着阳光、海水与狂风洗礼的人。
他心甘情愿逃离了陆地,靠着一艘帆船去环游世界。那里,既没有国家,也没有城市,有的只是绝对的自由、严厉的大自然和绝对的孤独。
有人这样说他:他让人们觉得他不是从母亲子宫内孕育而生,而是从一个煮老了的蛋里破壳而出的怪物。他像是一片叶子,至今还漂在海上。

他是个航海很非专业的人士,是个泰安山民,突然变成渔民。但是他却有着比专业还专业的经验,已经超越了航海学院能理解的东西。
他曾说过:远航必须考虑生命的价值,所以你会把能掌握的尽快掌握。
他曾说过:浅海的水是蓝色的,但是到了深海,都是灰黑色的,越深越黑。海的美是两极的,有风平浪静的,也有狂风巨浪的。作为航海人,没遇到恶劣的天气,就感觉不到航海的魅力。
海上航行最常见的是日出日落,满天繁星,他开玩笑说:他应该是看到过星星最多的人。
在所有的交通工具里,船是最方便和最节省的。驾车需要签证,驾船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登陆,只要办简单的通关手续。帆船也不需要燃料,不需要找住所。掌握了大洋流通的方式,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变得很自由和简单。在船上的生活也会变得很原始。
越是经历过大的险境,越期待下次能体验更危险的情境。有时人会享受极度挖掘自身承受力的那种快感吧,就是自虐的极限。
他曾说过:恐惧过度是残忍的,但这种恐惧是他自己选择的,如果是别人逼他做环航,他可能早就疯了。每次出海,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,缺胳膊断条腿在别人看来是很残忍的,但是在他看来是很正常的事了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极限运动都是在自虐。
经历了风浪,触及了生死之后,他也会渴望东边放羊西边牧马,老婆孩子热炕头那种田园式的生活。

他说:他航海是探险不是冒险。所以一直认为自己是能回来的,而不是侥幸回来的。
2000年2月至2001年8月,自驾帆船环新西兰一周,考察当地波利尼西亚土著文化,同年9月在奥克兰艺术中心举办画展。
2001年9月,自新西兰奥克兰驾8米帆船再次出征,跨越南太平洋马德克和汤加两大海沟,遍访南太平洋诸岛国。
2002年,入住宋庄任庄画家村。2003年3月18日,自驾帆船从大连启航,经过55个昼夜的航行,航程7600多海里,到达海南三亚市,圆满完成了“中国海疆万里行”。
2007年1月6日-2009年8月16日,从中国日照启航,经过八个季节的轮替,沿黄海、东海、南海出境,过雅加达、经塞舌尔、南非好望角、巴拿马,穿越莫桑比克海峡、加勒比海等海域,横跨印度洋、南大西洋、太平洋,经过了亚洲、非洲、南美洲、北美洲的15个国家、地区和岛屿,航行二万八千三百海里,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。
2009年8月16日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授予翟墨“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”荣誉称号。
2009年9月9日,国家海洋局聘请翟墨为“海洋公益形象大使”。
2010年2月11日,当选为2009“感动中国”十大人物。颁奖辞: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,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。六百年后,他眺望先辈的方向,直挂云帆,向西方出发,从东方归航。他不想征服,他只是要达成梦想——到海上去!一个人,一张帆,他比我们走得都远!
2013年8月3日 ,驾驶“姜太公”号前往钓鱼岛海域。夜幕下能看到亮灯的日本保安厅船只。周围有中国海警2166号等数艘海警船保护,日方亦派出6艘舰艇围堵。在距钓鱼岛3海里处,翟墨向海中抛撒100面红旗。
2015年4月至9月,领航“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”大型航海活动, 带领船队从福建启航,途经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斯里兰卡、埃及、马耳他、意大利、希腊、土耳其8个国家,在沿途各国进行了文化艺术经贸交流活动,并在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举行了主题日活动。
2016年6月21日,“2016重走海上丝绸之路”活动在秦皇岛市海港区“秦皇求仙入海处”启航,由翟墨驾驶“翟墨号”,率领“秦皇岛号”帆船航海船队出发前往韩国、日本。
2016年10月12日,中国著名航海人翟墨发起的“太平洋杯国际帆船赛”12日在京宣布启动。。。

他从药罐子里长大,却划完了4个大洲、8个季节和28300
2009年8月,翟墨从中国日照启航,在遭遇深海地震和11级风暴后,在大风暴里连续航行了12天。一个又一个巨浪击断了他的船舵,就像抖床单那样,一瞬间把他抛到海里。
眼睛、耳朵、鼻孔,还有嘴巴——腥咸的海水一口气呛进来,分不清那到底是肺还是胃。剧烈的咳嗽从身体深处涌起,他的手和脚不自觉地抽搐,划开了几股小小的浪头。

这样的感觉翟墨再熟悉不过了,因为那是萦绕他整个少年时代的苦痛。

“翟墨,你是个弱者,你他娘的是个弱者!”
说这话的人,正是翟墨自己。
1975年的冬天,温度低得像是要把人的骨头都给冻起来。而那天,也正好是翟墨上小学六年级的第一天。
母亲带着他去见了班主任,只见她和班主任耳语了几句。班主任的眼睛扫过翟墨的面庞,似信非信地点了点头。
此后,火炉边的位置就成了翟墨的专属。
翟墨一边骂着自己没用,一边用铅笔在作业本上无聊地划动,只有画画才能让他暂时平静下来。炉边的温度把他的脸烤得发烫,但翟墨自己很清楚,绝不是炭火让他的脸发红。
原来,翟墨从小就是一个被“特殊关照”的孩子。
1968年,他出生于一座有着丰富煤矿资源的城市——新泰。
对于自己的到来,翟墨显得有些无奈:“我的父母已经有了五个身强力壮的儿子,但他们意犹未尽,又再接再厉把我给造了出来。”
“轮到我的时候,大概‘原材料’已经没有最开始质量那么好,而且矿上的空气、环境情况可想而知,所以刚来到这个世界上,我的身体就不好,从小嗓子里就呼哧呼哧的,只要稍稍运动就上气不接下气。”
他们告诉他,这是哮喘,也可能是气管炎。一旦病发,就会有种被淹没在水里的感觉,剧烈的咳嗽从身体深处涌起,手和脚也会不自觉地抽搐。

为了给他治病,母亲带着翟墨跑了不少地方。先是上大医院去看,大医院治不好,又去乡里搜罗那些土方偏方。只要听说有什么法子能治哮喘,不管有没有科学依据,母亲都要逼着他试一试。
可身上的药味越来越浓,身体却没见好起来。
好几个辗转反侧的晚上,翟墨都能听见母亲悄悄捶着胸口跟父亲抱怨:“对不住老六,不该带他来世上受苦,他这身子骨,将来可怎么找工作怎么娶媳妇……”
父亲鼻子里哼一声:“哭什么?老六要真是个熊包,我养他一辈子!”
父母对他越是怜爱,翟墨就越觉得自己是个废物。
忍受不了的时候,他就跑到空地上,揪着自己的头发,大口大口地喘气,希望能把哮喘的毛病一口气吹走。
可是这样的发泄却只换来头晕眼花和更严重的气喘。难道自己真的无药可救了吗?难道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?

一次,翟墨跟着父亲去钓鱼。
那天阳光灿烂,父亲戴着一顶大草帽,一边含着烟,一边拿着钓鱼竿,悠闲地等待着鱼儿上钩。翟墨看着父亲专注的样子,突然兴从中来,拿起树枝随手在地上把父亲给画了出来。
等收拾渔具回家时,父亲突然发现了翟墨的“杰作”。他惊讶的看了看,问:“老六,这是你画的?”
翟墨点了点头,父亲像不认识一样,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,一拍肩膀:“嘿,小子,你真行啊!”
从那以后,画画就成了翟墨唯一被允许的兴趣:他需要做的就是和平常一样节奏的呼吸,然后在画纸上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。

(翟墨作品)
画跑动的人物、画大自然、画孩子们嬉戏打闹……他的画里充满了动态的东西,那是翟墨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。
大学毕业后,翟墨的画已经自成风格,还在法国、新西兰等地办起了画展。父亲也没有想到,当时他为了让幼小的儿子打发寂寞而画的画,却成了翟墨多年以后谋生的一项本领。
翟墨每次看到莫奈的《日出》,透纳的《暴风雨》、《海上日出》等关于大海的作品,就会对它愈加憧憬,向往。他想知道大海里有什么,以及大海给了这些印象派大师什么。可是他又害怕,恐惧大海。

(翟墨作品)
直到受邀到新西兰办画展的时候,偶然遇见一位绕行地球一圈半的挪威船长。
“我已经绕地球一圈半了。”挪威船长用一种很平静地语气说出了这句话,就像在说中午吃了什么一样平常,却把翟墨吓了一跳。绕行地球一圈半,这是什么概念?然后船长拿出海图,一个国家、一个国家地指着,给翟墨说着航行的故事:海豚怎么在船边巡游、几米高的巨浪怎么吓人。
突然,这位挪威船长收敛了神色,看着他说,自己在航海过程中,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中国人。
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翟墨的心,他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回敬了他:“在不久的将来,也许您就会看到中国人在海上了。”
船长点了点头,仰头看着收起风帆的桅杆,放声大笑了起来:“如果真是这样,我祝他好运。不过碰到暴风雨的时候,可千万别吓得尿了裤子。”
“那你就等着吧!我们总会有在海上相遇的那天!”翟墨心里暗暗地想着。

那天晚上,翟墨出现了少有的失眠,挪威船长的话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。
自己之所以到处办画展,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,中国人也能画出让他们啧啧称赞的画。而现在,在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,原来还没有一个中国人涉足其间,原来中国人还是这么遭受蔑视。
“掌舵?我不懂;升帆?没玩过;器材?不会使;游泳?会狗刨。那我还敢出海吗?还敢一个人航行吗?”
然而,偏偏就是这样的状态让翟墨莫名激动,自己越是对大海一无所知,就越是想要去到那人迹罕至的秘境。
告别挪威船长的第二天,翟墨第一次卖掉了自己的画,然后用全部身家换来了一条能在海上航行的帆船。

(航海图)

一时的“冲动”将他带进了无垠的大海,同时也给大海带来了中国人的坚韧与勇敢。2000年2月到2001年8月,翟墨自驾帆船环新西兰一周,开启了自己自己的大航海时代。虽然俯视深海如临深渊般不知所措,远望暴风雨如路遇恶魔般恐惧不已,但是越是面对自己的恐惧,越是变得沉着冷静,少年时代的所有压抑也在一次次乘风破浪中释放出来。
“翟墨,你是个弱者,你他娘的是个弱者!”从此不再萦绕耳边。
2007年1月6日到009年8月16日,从中国日照启航,经过八个季节的轮替,沿黄海、东海、南海出境,过雅加达、经塞舌尔、南非好望角、巴拿马,穿越莫桑比克海峡、加勒比海等海域,横跨印度洋、南大西洋、太平洋,经过了亚洲、非洲、南美洲、北美洲的15个国家、地区和岛屿,航行二万八千三百海里,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。
2009年,翟墨在海水里呛了几口后,然后钻出水面,重新掌握船舵,向着暴风骤雨坚定的前行。当年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授予翟墨“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”荣誉称号。并且被国家海洋局聘请为“海洋公益形象大使”。

2010年2月11日,翟墨当选为“感动中国”十大人物。颁奖辞: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,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。六百年后,他眺望先辈的方向,直挂云帆,向西方出发,从东方归航。他不想征服,他只是要达成梦想——到海上去!一个人,一张帆,他比我们走得都远!

他原本可以在最辉煌的时刻停下来享受大家的赞扬,但是他爱上了海洋,爱上了突破自我,所以他不会停下来,他会继续前行。
2013年 ,驾驶“姜太公”号前往钓鱼岛海域。夜幕下能看到亮灯的日本保安厅船只。周围有中国海警2166号等数艘海警船保护,日方亦派出6艘舰艇围堵。在距钓鱼岛3海里处,翟墨向海中抛撒100面红旗。
2015年,领航“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”大型航海活动,带领船队从福建启航,途经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斯里兰卡、埃及、马耳他、意大利、希腊、土耳其8个国家,在沿途各国进行了文化艺术经贸交流活动,并在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举行了主题日活动。
2016年,“重走海上丝绸之路”活动在秦皇岛市海港区“秦皇求仙入海处”启航,由翟墨驾驶“翟墨号”,率领“秦皇岛号”帆船航海船队出发前往韩国、日本。


翟墨在大海上不仅留下了自己的印记,更重要的是他让大海上有了中国人的标记,虽然没有再次遇到那位挪威老船长,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海面上,再也不会有人说没有见过或听说过中国人。
翟墨,一个弱者,蜕变成为一个强者。他所走的每一步,其实都是偶然,但是也是命中注定。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与众不同,都可以改变世界,只不过是好一点和坏一点的差别,问题的关键不在你弱不弱,而是你敢不敢,愿不愿,乘风破浪!
《感动中国》2009 翟墨和大海
杨澜访谈录-帆船环球航海家翟墨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a0130ksa3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