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信压垮了债务人最后的救命稻草
征信压垮了债务人最后的救命稻草,绝不能沦为债权人的催收工具...
如果我有钱,征信有什么用?
如果我没钱,征信有什么用?
说实话,每次谈到征信这个话题,内心都是非常矛盾的。要不就要得罪债权人,要么就是得罪债务人。
征信这个东西,你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多重要,我倒是看不出来。只要你不负债,只要你有钱,更不会跟失信沾上边。
而相反,只有没钱或者负债的人,才会触碰到这些东西。对于没钱的人来说,你想让他不失信,这基本上不可能啊?
没钱,你用什么跟债权人谈信用呢?
换句话说,征信反而是用来限制,惩罚没钱的,或者负债的人。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
本来就没钱,反而处处遭到限制,不是更加没有能力创造财富,更加偿还不了债务,失信更加严重吗?
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,确实有极个别债务人,打着创业,投资,消费等幌子,招摇撞骗,赖账不还的,对于这些人,又不得不进行惩罚和限制。
不过,对于这些人来说,这样的惩罚和限制,犹如隔靴搔痒,无足轻重啊?
通过以上的对比发现,征信起到的唯一作用,就是让没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,雪上加霜,成了压垮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根源。换句话说,征信实际上就成了债权人或者催收用以威胁,施加压力的工具。
那么,为什么没有钱,没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,会害怕自己上征信黑名单呢?
1、债务人害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这个社会,越是收入稳定的家庭,越是没有冒险精神,一定意义上来说,他们不需要通过折腾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。
而越是穷人,越是想要通过自己的激情,梦想,冒险精神去追求富裕的生活。反而我觉得这样的人是值得尊重的。
但是折腾过后发现一地鸡毛,但是没有哪个债务人会甘心。于是他们努力寻找东山再起的机遇。
再穷不过要饭,不死终会出头!不到最后一刻,这些债务人是不会放弃,也是不能放弃的。
但是最后发现,被纳入了失信黑名单以后,这样的机会便荡然无存。
因为负债还不起,已经“臭名昭著”了,已经被亲戚抛弃了,被朋友边缘了,被社会孤立了。
被戴上“老赖”的帽子,似乎脑袋上刻着一行字:看,我是“老赖”,离我远点。
如果债务人走到这一步,基本上就已经到了绝路了。
而每个债务人,无时不刻都在担心,自己是明天,后天,再或者大后天就会出现在失信名单上。
失信黑名单,对于债务人来说就等于“死亡判决书”
2、对于子女的影响,是债务人最大的担忧
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,是希望,是未来,甚至是全部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父母辛辛苦苦奋斗,甚至最后欠一屁股债,其实都是想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未来。
但最后发现,自己却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。
尽管如此,父母仍然不希望因为自己,让孩子背上“老赖”子女的骂名 。倘若如此,会让父母一辈子无法面对子女。
事实上,这样的连带惩罚,是不合理的,也是不公平的。
但是我要说的是,失信名单对于子女的限制的影响,实际上微乎其微。
因为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,孩子哪有条件读高收费私立学校,哪有条件高消费呢?
当然,如果以后想进入行政部门工作,确实会有影响。可是这个圈子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吧。
所以,债务人朋友还是放宽心,将精力放在如何东山再起,如何化解债务危机上。
以上两点,基本上就是债务人恐惧进入失信名单的原因。
正是因为债务人的恐惧,才成了催收或者债权人的催收密码。
当债权人将征信当成催收工具的时候,就是债务纠纷进入恶性循环的时候,就是债务人最后的救命稻草被压垮的时候。
当债务人最后的救命稻草被压垮,债务纠纷和衍生矛盾便凸显出来。
首先就是信用体系得不到重建。
想想,债务人没有能力创造财富,就不能偿还债务,债权人就会揪住债务人失信的小辫子不放。
事实上,没钱就等于没有信用;没有信用,遭到限制和惩罚;限制和惩罚降低债务人的创造能力,一个恶性循环,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?
其次,债权人的损失无法挽回。
一旦债务人失信的信息被公开,债权人奢望债务人“以债养债,以贷养贷”的希望就会落空。路都被你堵死了,上哪儿去借新还旧呢?
再者,处处限制,无立锥之地,人人喊打,在这种环境下,债务人的钱从哪里来?
最后,债务人无法回归正常生活。
其实,对于每一个债务人来说,比任何人都希望早日还清债务,摆脱东躲西藏,提心吊胆,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的日子。
但是,自己明明不是故意赖账,明明不是有钱不还,明明不是不想奋斗。可最后却发现自己无路可走了。
久而久之,大家不难发现,一些债务人心理和情绪上发生了变化,对债权人躲躲闪闪了,对债务不管不顾了,自暴自弃了,破罐子破摔了。
最后,全是输家!
归纳一下,征信名单对于债务人,对于债务化解的意义是消极的,没有发挥出他应有的作用。
对于债务人来说,本来就是弱势群体,而失信名单就像紧箍咒,让债务人失去了自由和施展能力的机会,不但诚信没有得到重建,债务纠纷没有得到化解,大家都处于矛盾之中。
所以,坚决不能让征信沦为债权人的催收工具,坚决不能让征信成了压垮债务人最后的救命稻草!!!